欧陆风云提督代码(欧陆风云海军提督秘籍)

欧陆娱乐 16 3

同样是正四品的道员,如果兼衔不同,那么权力、地位也将天差地别

御史在查阅清代官制的时候,最头疼的便是“道”这个职务。因为清代的道名堂太多,同样是正四品的道员,由于兼衔、兼职太多,往往让人难以理解。下面列出几个道员的头衔,相信读者朋友看后,也是一头雾水。

山东济东泰武临道,兼管驿站、水利;

宁夏道,兼盐法、水利,为整饬兵备道;

欧陆风云提督代码(欧陆风云海军提督秘籍)-第1张图片-欧陆平台

直隶大顺广道,兼河道、水利,带兵备衔;

西宁道,兼治蒙古、西藏,为抚治兵备道;

康安道,加提法使衔,带兵备衔;

福建台湾道,兼理学政,加按察使衔,带兵备道。

以上六个道,有的没有兼衔,有的带“兵备衔”,有的是“整饬兵备衔”,还有“抚治兵备衔”、“加提法使衔”、“加按察使衔”。

这些头衔到底是干什么的,估计诸位也未必能说得清楚。为此,御史特整理相关文献,与各位分享交流。

道的基础分类情况

清代的道是沿袭明代制度而设立的,道员隶属于各省的布政司、按察司,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府与省之间的工作。

起初的时候,分类很简单,布政司衙门所派之道员主要负责收纳钱粮诸事,名曰 “分守道”;按察司衙门所派之道员负责刑名诉讼诸事,名曰 “分巡道”。故而分守、分巡是道员最基础的分类。当然也有一些专职道,分管某一方面的事务,诸如海关道、河道等。

自从道这一岗位设置后,就出现了品级与职掌不对等的弊端。有些道是正三品,而有的是正四品、从四品,甚至还有正五品的道员。

品级不统一,就容易造成上下级难以协调的问题,因为乾隆以前的知府皆为正四品,这样一来,道员就难以指挥知府,给工作开展带来了诸多不便。

这个问题被乾隆皇帝一劳永逸地给解决了,他一道旨意将道员定为正四品,知府定为从四品,并在法律层面将知府划为道员的下级。

品级问题虽然解决了,然而随着道员的职掌不断增加,又出现了事权与头衔不匹配的问题,其中最主要就是兵权、监察权两项。故而,道员加兵备衔就很有必要。

道员加兵备衔不是清代特有的产物,明代时就有,只不过清代的道员加兵备衔更加的普遍。

兵备衔、整饬兵备最难理解

“衔”在清代官制上十分常见,但多少总是有点让人意犹未尽的感觉。因为加衔用现在的话来说属于“享受”的意思,比如三品官加四品衔,并不意味着就是四品官,就如同处级干部享受副厅级待遇一样。

尽管如此,有了加衔就代表着可以行使该职务的权力。道员加兵备衔的目的是为了 分理辖区军务,监督地方军队,管理地方兵马、维持地方治安等。

从清代道员的设置情况来看,凡是驻省城的道员一般不加兵备衔,开文中提到的山东济东泰武临道,因其驻地在省城济南,军政事务由巡抚统筹,故而没有必要。所以这一类驻省的道员含金量最低,职权也最轻。

加兵备衔的道员按例可以调动当地的八旗、绿营驻军。这是因为古代时交通信息不发达,在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时,诸如民变、匪盗时,道员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弹压,而省去了以往请示省里的程序。

“整饬兵备道”的等级高于“带兵备衔”之道员,从字面意思来看,“整饬兵备”的后面并无“衔”字,而是实打实的兼职。

这一类道员通常都是边疆或是难以治理的地区,比如上面提到的宁夏道因为地处西北,时常发生民变,故而朝廷一步到位给予大权。

整饬兵备道一般情况下只授予旗人,这是因为清代“重满抑汉”的国策决定的,在皇帝看来,汉人掌兵是一件极其危险且恐怖的事情。

看到这里或许有读者仍有不解:御史似乎并没有讲清楚带兵备衔道员与整饬兵备道的区别?

通俗地理解就是,带兵备衔的道员有权调动地方军队,属于可与不可之间,因为一些有异议的调兵命令,驻军仍需请示提督和督抚;而整饬兵备道则属于绝对权威,辖区内的将官必须无条件服从。

还有一类是“稀缺道”,即抚治兵备道。御史仔细查了一下,清代仅设两员,分别为西宁道、安肃道。这两个道与少数民族,尤其是与新疆、西藏事务接触较多,故而有“安抚”之名。

最后一类是“高配道”,仅有福建台湾道、康安道两缺。福建台湾道在台湾建省之前,例加“按察使衔”,所以该道的品级名义上是正三品。

康安道在史料中记载较少,这是因为它设置的时间较晚,于宣统二年增设,驻地在四川巴安。康安道所加的“提法使衔”又是什么鬼呢?实际上对于清末官制有了解的朋友应该是清楚的。

清末官制改革以后,各省的按察使更名为提法使,品级不变仍是正三品。这么一讲,也就知道提法使是个什么官了。

欧陆风云提督代码(欧陆风云海军提督秘籍)-第2张图片-欧陆平台

以上讲得还不是清代道员兼衔的全部,诸如吉林东南路道、东北路道、西路道;黑龙江呼伦道、瑷珲道,此五道例加“参领衔”,具体的情况就不细说了,有疑问的可以留言。

标签: 欧陆风云提督代码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